一次性尿布与人格发展
中国有句老古话:“3岁看到老”,人格就是发展说一个人在3岁时已塑造了整个个性的大部分。这个说法同著名心理学家、次性心理分析治疗创始人弗洛伊德医生的尿布人格发展理论十分相符。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每个人在儿童时期获得的经验会影响到成年后的人格特征。人格的形成是一个有序的发展过程,每个阶段都与儿童时期某些躯体部位感受快感的满足程度有关。他同时又指出,这种满足既不可欠缺也不能过多,因为这会使人格成长固定、迟缓,从而引发往后的人格问题或障碍。
婴儿在2?3岁阶段躯体上的心理敏感部位主要是在肛门周围,儿童在培养正常的大便习惯中适度地在满足心理的需要。如果在此阶段父母对于婴儿的排便控制过严或过宽,都有可能影响他们成人后的心理行为健康。控制过严会使以后人格变得吝啬保守、拘泥小节或过分讲究;控制过宽会使以后人格变得马马虎虎、杂乱无章、铺张浪费、邋遢随便。
如今的孩子以独身子女为多。父母对子女的溺爱从小就已体现。不少父母在疼爱自己孩子时却忽视了科学的道理,在注意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却想不到心理成长发育的重要性。婴儿半夜拉屎拉尿,哭闹不休时,年轻父母缺乏耐心,笨手笨脚地给孩子换尿布,同时又怨声载道,甚至还打婴儿的小屁股。他们却想不到这样的育婴行为会导致孩子人格的扭曲塑造。父母为了求得自己的放心和安顿,不顾婴儿是否有大小便的需要,硬是“嘘嘘……嘘”,“唔唔……唔”地为孩子“把屎”,搞得小宝宝非得挤出几滴尿液后父母方肯罢休。他们何以知道,孩子长大上学后生活自理差,做作业邋遢,文具消耗快等不良行为习惯与当初给孩子“把屎”方式的失误有着密切关系。
一次性尿布给年轻父母如何把握“把屎”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度,不再以自己的愿望来代替婴儿实际的需求,而是给孩子一个“随意拉”的条件,让他们自然地得到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全面满足。
虽然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深奥的心理学理论存在一定的距离,也不是干什么事都能用特定的理论来套。但如果做父母的能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做到更多地符合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客观规律,我们的后代将能培育成为心身健康的全面发展的新一辈。
相关阅读
- 降调期间不能吃什么?除了生冷食物这些也小碰
- 唐筛100个人通过几个,唐筛结果到底吓倒了多少孕妈
- 盘点适合囊胚移植的人群,反复失败患者是其中之一
- 解读孕酮高是否影响胚胎移植,警惕卵巢肿瘤降低成功率
- 囊胚着床过程分享,植入到埋入子宫内膜1
- 男性y染色体微缺试管怀孕生的男孩会畸形吗?
- 盘点鲜胚移植成功的征兆和症状,月经延迟表现较为直观
- 唐筛100个人通过几个,唐筛结果到底吓倒了多少孕妈
- 节省约40万!人工耳蜗集采落地,8月龄宝宝接受手术
- 解读银川一代试管婴儿价格多少,三项花费一次说清楚
- 试管移植后会不会出现宫外孕,什么反应?
- 胚胎移植后乳房越来越软原因公布,正常现象无需太过担忧
- 做试管婴儿打降调针的作用分析,避免自发排卵是其一
- 拍嗝后马上一大股奶吐出,使用方法不对
- 银川试管婴儿怀双胞胎费用一览,促排治疗花费近一万
- 试管移植后会不会出现宫外孕,什么反应?
- 详细正版生男生女2025清宫图上线!抢先预告宝宝的性别
- 卵巢囊肿可以试管促排卵吗,几率大吗?
- 盘点适合囊胚移植的人群,反复失败患者是其中之一
- 卵巢囊肿可以试管促排卵吗,几率大吗?